浙江衢州發現西周時期“百越”高等級墓葬群
【新華社杭州12月7日電】 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3年來的持續努力,一處西周時期的高等級墓葬群在浙江省衢州市“現身”,專家認為它可能是西周時期“百越”地區某一文化的中心區域,也為探訪史書中的“姑蔑”提供了扎實的線索。
這處墓群主要位于衢州市衢江區云溪鄉,地處錢塘江南源的衢江北岸,屬于南方地區特有的土墩墓遺存。土墩墓營建時不在地面挖墓穴,而是平地堆土,把死者埋葬在土墩里。1983年,云溪鄉的西山村就發現過西周土墩墓。
2018-201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衢江區文廣新局對廟山尖土墩墓進行搶救性發掘,2019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衢江區文廣旅體局又對該鄉孟姜村的三座土墩墓進行考古發掘。考古隊員張森介紹說,從墓葬和隨葬品的風格看,這里是西周時期百越地區的一個區域政治文化中心,是越地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天進認為,這次發現對于研究當時中原與南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山東大學教授王青說,對比北方地區西周早期墓葬的形式與規模,這里的墓葬可能是國君級的。
據史料記載,在商周時期,越地西部存在一個名為“姑蔑”的族群。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張敏研究員認為,西周時“姑蔑”的政治中心應該在衢江流域,這些大型墓葬很有可能是其統治者的墓地。
這一墓葬群出土了一批制作精美的青銅器,其中還包括了為車馬裝飾的車馬器。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杰研究員認為,南方山地并不適合使用車馬,這反映了中原的禮制傳統當時已經傳到了當地,顯示了南方與中原的聯系,也說明這里當時存在著高級別的區域政體。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研究員也認為,這見證了吳越文化的中原化進程,這也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見證。
記者 馮源
版權聲明:
凡文章來源為"蘭州新聞網"的稿件,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蘭州新聞網",并保留"蘭州新聞網"的電頭。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